Freud, S. (1917).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.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
Sigmund Freud, Volume XIV (1914-1916): On the History of the Psycho-Analytic Movement, Papers on
Metapsychology and Other Works, 237-258
哀悼是失去愛戀對象的反應,有時是失去一個抽象的概念,例如一個人的國家、自由、理念等等。 相反的,憂鬱所失去的對象則是自我:自我的一部份(良知)對另外一部分加以反對、並且嚴厲的批評,並且將這另外一部分的自我視為客體。
自我的一部分是怎麼成為客體的呢?所謂的「客體選擇」,是力比多附在某一個對象身上,當客體關係有所動搖的時候(對此對象有所傷害或是失望的時候),力比多不是從此客體撤回、並轉移到新的客體對象之上,而是撤回至自我,讓自我對失落客體建立認同〔客體的選擇是在自戀的基礎上受到影響,因此當客體的能量投注受到阻礙或影響,客體選擇就會退行至原初自戀〕,對愛戀客體的認同取代,是自戀情感中很重要的機制(This substitution of identification for object-love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in the narcissitic affections.)〕,因此,自我就彷如客體,遭受到良知的批評,因此,客體的失落轉化為自我的失落。
有別與哀悼,憂鬱的心理特徵是深刻痛苦的拒絕,外界注入的終止,失去愛的能力,任何活動的抑制,自我責備與揭發,並且有遭受懲罰的妄想症,最終並拋棄生命的本能(如進食)。在憂鬱之中,這樣拒絕進食的反應,與「自我想要將客體結合成自己的(口慾期/食人族期——透過吞食而與客體結合成為一體)慾望」相關。
對客體的愛戀如果遁入了自戀的認同,恨的感覺就會在替代客體(一部分的自我)上產生作用,虐待、貶抑、使其痛苦都會造成施虐的快感;憂鬱中的自我貶抑,顯示了恨與施虐的快感與滿足,藉由自我懲罰這種迂迴的方式,對原初客體進行報復。
哀悼中的失落是意識層面的(conscious),憂鬱中的失落卻是無意識的(unconscious)。
哀悼是失去愛戀對象的反應,有時是失去一個抽象的概念,例如一個人的國家、自由、理念等等。 相反的,憂鬱所失去的對象則是自我:自我的一部份(良知)對另外一部分加以反對、並且嚴厲的批評,並且將這另外一部分的自我視為客體。
自我的一部分是怎麼成為客體的呢?所謂的「客體選擇」,是力比多附在某一個對象身上,當客體關係有所動搖的時候(對此對象有所傷害或是失望的時候),力比多不是從此客體撤回、並轉移到新的客體對象之上,而是撤回至自我,讓自我對失落客體建立認同〔客體的選擇是在自戀的基礎上受到影響,因此當客體的能量投注受到阻礙或影響,客體選擇就會退行至原初自戀〕,對愛戀客體的認同取代,是自戀情感中很重要的機制(This substitution of identification for object-love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in the narcissitic affections.)〕,因此,自我就彷如客體,遭受到良知的批評,因此,客體的失落轉化為自我的失落。
有別與哀悼,憂鬱的心理特徵是深刻痛苦的拒絕,外界注入的終止,失去愛的能力,任何活動的抑制,自我責備與揭發,並且有遭受懲罰的妄想症,最終並拋棄生命的本能(如進食)。在憂鬱之中,這樣拒絕進食的反應,與「自我想要將客體結合成自己的(口慾期/食人族期——透過吞食而與客體結合成為一體)慾望」相關。
對客體的愛戀如果遁入了自戀的認同,恨的感覺就會在替代客體(一部分的自我)上產生作用,虐待、貶抑、使其痛苦都會造成施虐的快感;憂鬱中的自我貶抑,顯示了恨與施虐的快感與滿足,藉由自我懲罰這種迂迴的方式,對原初客體進行報復。
哀悼中的失落是意識層面的(conscious),憂鬱中的失落卻是無意識的(unconscious)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